您好,欢迎进入作文大全网站!

拥有海量精选作文
话题、写人、写景、游记、状物、叙事
您当前的位置:作文大全>作文字数>1000字作文>正文

最远的与最近的作文1000字共六篇

作者:静心 日期:2020-04-29 10:29 

  内容简介: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,就注定离我最近的是那个小小的院落,还有那陪伴我的爸爸妈妈。记得小时候,最喜欢在... 如果觉得不错,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!

  以下是由作文大全(ivzw.com)小编推荐的《最远的与最近的作文1000字共六篇》,欢迎大家阅读交流!

  第一篇:最远的与最近的高二/1000字)

  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,就注定离我最近的是那个小小的院落,还有那陪伴我的爸爸妈妈。

  记得小时候,最喜欢在院里的泥土地上玩耍。泥土地是家里的乐园,种着一棵葡萄树和一棵桃树。每逢春夏,妈妈便把葡萄枝架起来,成一个凉亭似的。哪怕炎夏,我也爱坐在葡萄架下看那盈绿的叶儿在悄悄摆动身躯,时而摘一个刚刚发紫的又大又亮的葡萄来解我的馋。葡萄树和桃树上都有坏掉的,每天清扫落下的烂果也成了我的爱好。

  此时,离我最近的是我的小庭院和可爱的爸妈,离我最远的也只是小院的墙壁罢了。

  后来,上了初中,外面的世界呼唤着我那不安分的心。听老师讲那高中里紧张有序的学习氛围,听爸妈说那大城市里的繁华,我渐渐渴望外面的世界。我明白学习是我抵达心中最远的梦想的阶梯。于是,学习成为了我的主旋律。那葡萄架下的欢欣成为了昔日的回忆,甚至,我开始厌恶这样的生活,它过于平淡,过于淡然,束缚了我那颗想要远行的心。

  此时,离我最近的是校园,是拼搏与努力,离我最远的是远方的繁荣,是那未知的旅途。

  再后来,到了高中,我离自己的梦想愈来愈近了。我能接触到更高深的知识,能了解到更多的大学。于是,梦想变得功利,未来变得触手可及又遥遥在上。我所追求的是未来的繁华与美好,是给予父母荣耀的辉煌。然而此次受挫让我开始怀疑,人生真的只是在追求最远的距离吗?功利的心得不到宁静,我也找不到问题的答案。 (作文大全 Www.ivzW.com)

  此时,离我最近的是大学与城市的繁华,离我最远的便是心灵的质问,是我的疑惑。

  也许明年我会抵达梦想的彼岸,也可能名落孙山,但今年我如愿到达了北大,只是参加比赛而不是录取,我把自己想象成北大学子,尽情走在校园里。脑海里也浮现过许多名誉与利益,想到家乡,然而却有些不安。难道多年的努力只为离开家乡,摆脱故土吗?

  也许我看到的事表面的北大,然而我相信我的感受是真实的。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一员,各为各的爱好自己的学业打拼着,而这打拼的动力,来自于世界各地,来自于那个为他们流血流泪的故乡。

  此时,离我最近的是大学生活,距离上最远的是我的家乡,而此刻心里挂念的却是家乡,是那个给予我生命与思想的家乡。

  我想我已明白多年来辛苦求学所为了什么。脑海里突然涌现出一幅幅画面。

  绿浪翻滚的麦田,秋日里黄澄澄的玉米,海蓝蓝的天空,几朵翻滚的云,那是家乡的空阔。家后的两个小土坑里长满了杂草,此时却也进入我的脑海。就像老舍在谈到想北平时,他说:“我爱我的母亲,怎么爱,我说不出来,但在想为他做件事儿时,我独自微微地笑,在担忧他的健康时,我欲落泪,我想北平大概如此。”其实家乡的景朴实而自然,我却不敢用一些华丽的词藻,只怕坏了那家乡的味道。此刻才知晓,小时候的生活才是最真实自然的。

  一跳柏油路,胡同里只留有几棵小树,家里的葡萄树还在,而桃树那已成为大瓦房。或许再过几年,我再也找不到家乡的泥土,进入眼帘的止呕高楼林立,忙碌的现代人。

  家乡正在向着城市发展,望着逐渐搬迁的临村我的心遑然而惧。

  其实,最遥远的距离便是在科技等现代化的影响下,我们正在追逐的那些浮华。我们现居的自然朴实的生活态度才是最近的距离。

  终究,离我最近的是现在的正在变化的家乡,离我最远的也还是未来我的自然朴实的家乡。

  其实最近的往往是最好的:

  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,

  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家好时节。

  愿我不会越走离心的归属越远。

  找到心灵的故乡,便是找到最近的距离。

  高二:安倩倩

  第二篇:最远的与最近的(高二/1000字)

  海子说,我的灯和酒坛上落满灰尘,但前往远方的道路上却干干净净。

  在理想主义者的精神世界里,只有一条路、一条河和无边的旷野。那条大河流得深远,像流在创世纪前寂寥茫远的夜色里,从天边涌向天边。他们以血肉之躯追寻太阳,像远古的英雄。伊卡洛斯为了逃出迷楼,高飞,然后坠落。

  然而每个时代都仍有无数的伊卡洛斯走向远方。

  鲁迅将自己的生命与远方相连,他愿肩住那黑暗的闸门,却又陷入无物之阵。他血肉模糊却又深感悲哀,只得努力找寻现实的存在,以思想的力量加以反抗。他是一个向坟的过客,也是理想的永恒的朝圣者。

  因为这,所以产生了存在与否的误解。所有的主观世界都是真实的吗?冥想和仰望会是由意义的吗?世间只有那星光亘古不变,而星光也太过遥远。庄子让那位摆脱影子而奔跑的人站到大树底下,影子消失,自然追逐也不再存在。所有的斗争都不过是一种无意义的角逐,虚妄而空幻。

  与之斗争的忽然空无,是一个人最大的恐惧,产生对时间的否定,那是属于一个人生命的时间。时间的深刻存在又让人产生“非如此不可”的自我强迫,时间让一个人面对现实。现实是理想最大的对立。屈原在楚辞里道出一个奇诞怪异,人神混乱的世界。“魂兮归来,君无上无些;魂兮归来,君无下此幽都些。”

  魂魄如何归来?魂魄安在?

  东西方哲学学者探寻人的灵魂是否存在。死亡之后灵魂何去何从?乞乞科夫收买的是死魂灵,而不是象征着思想的灵魂。存在,这一永恒争论的话题。爱德华兹将物质世界看作精神世界的反映,是光与热,是上帝的圣灵流露。那灵魂当作何解释?

  存在的思索形成悲观。许多人试图在找和无中参透顿悟,最终踏上思想的极路。红楼大梦,因早知其来处,便亦知其结局,这轮回是那石头尘世一劫,更是无数凡夫俗子充满苦难的短暂一生。陋室空堂,当年笏满床;衰草枯杨,曾为歌舞场。万境繁华,终归空无。

  耶稣看见百合,便思人类枉自劳苦,是所罗门式的绝对悲观。悲观让人能在死中,看生。于是满眼都是无边的旷野。太远的思想终究无法解脱物质的束缚。所以,放弃理想吗?拒绝挣扎吗?宁愿像等待戈多的流浪汉一样,宁愿接受生命的困境?

  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提出,在纯粹事实消逝的地方,我们探寻真理。咀嚼着荒寒的冬夜,即便被黑暗包围。一个时代最大的悲哀在于遗忘了对痛苦、死亡与爱的本质揭示。逝去的必然也无法改变时空的秩序,无法改变一种存在的概念。

  易是瞬间,不易是永远。现代人太在乎“易”。一切的变革和兴起如此迅速,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留下投影,以至回望从前,只觉蛮荒一片。人类逃离那千古的岑寂。然而,永恒的意义如同星空,它存在于历史,存在于一切已知和未知,将死和方生。人类对于远方的,理想的追寻是不能因现实而改变的。

  以色列亡于古巴比伦四十年。被俘的人放回,在原址上修筑圣殿。圣殿建成后,年轻的人欢呼,看哪圣殿建起来了,年老的人哭号,因为他们见过被毁前的圣殿。最远的理想关乎于历史的本原,关乎于遥远的未来,关乎于亘古不变的星空。

  米兰昆德拉说,永远不要以为我们可以逃避,我们的每一步都在走向最终的结局。

  因为我们有最近的现实。鲁迅的《娜拉出走以后》让人回忆现实,然而《在酒楼上》更是残忍。理想的热潮是澎湃的,迅疾的,但以后呢?最为现实的结果是,他必然从理想掉入现实的深渊。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堂吉诃德那样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。

  歌德用六十年写出《浮士德》,是人类肯定精神与否定精神的斗争,是人与自身的斗争。面对现实,理想何去何从?一个人最近的一步最真实的行为是否与最远的理想方向一致?人必以其自身的选择做出对世界的回应。

  我在,我存在。

  孔子说,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想来他必立于大山之上看江水流去。人当在下游看江水涌来,涌进我的生命。草原唯有在死亡面前生出野花一片,明月如镜高悬映照草原千年岁月。

  流亡月逃离,斗争与抵抗,是理想主义者站在远方之远面对现实。百万年前的星光没有被黑暗吞没逝去,而是穿越时空来到我面前。理想的遥远与现实的迫近让人在亘古的星空面前悲叹自身的渺小。

  那是我的来处,也是我的去处。我在大地上,追寻远方。

  高二:唐冬冬

  第三篇:最远的与最近的高三/1000字)

  自太古而至今日,自宇宙而至地球,从人类诞开始便有二物缠绕人心——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。而此二物,皆有远近之分。太古为远,今日为近;宇宙为远,地球为近。然而无论远近,都是虚空里深藏而通透的启迪。

  李商隐有诗《夕阳楼》,其中那句“欲问孤鸿归何处,不知身世几悠悠。”不正是孤鸿之归处甚远而唤起的心中哀愁吗?最远的拨动最近的心弦,正蕴有无穷的神秘联系。

  忆起当年乘船于渤海湾,夜静谧得能滴出水,像海一样苍茫的水,淋湿我的面庞,便不禁在夜空下在大海上感到深刻的孤独,那是海的远处附加给我的孤独。我在最近处,“它”在最远处。就像远方的战火,给我的不安。透过个中感受,我似领悟到远近那复杂的关系,然而可惜不能。穿过历史的尘嚣迷障,你应窥见多少年前天地间的那种远。

  何意?精神世界的远与近似乎要比物质世界的指导意义更大,我们也更加缺乏那种精神上领袖般的“远”。换言之,那些遥亘在历史与河山中的远方才是生命丰厚的无尽藏。

  我想起海子的一首诗,名为《九月》,里面有一句话便是:“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”,这便是在表达“最远”这一概念时赋予了它更加形上的思维与念想,借助“风”的意象,表达了心中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。

  周云蓬首先唱出《九月》的苍凉与有所寄,他那沧桑的嗓音好像远处飘乎的风,却也能触手可及。在于《九月》一诗其实在本质上联系了海子与周云蓬,也就是连结了最远和最近,并贯通之。此中的生命背景在于人类并不孤独存在,而是作为一个“共同体”而立于宇宙洪荒,当一个共同体坚硬而不可摧毁之时,最远便照亮最近,最近便体现最远,在相互爆发出人之独特与伟大。

  其实,古人早有印证,基督与释迦担荷人类苦痛虽是经文中灵妙而不可及的远方,却亦可构成大量的信仰队伍立于当今世界,成为庞大的宗教利益共同体,他们眺望远方后再回归自身,默默虔诚。

  然而宗教团体再庞大,也无法遍及全人类,于是依旧有背叛,背叛先人,背叛远方。反观当下,假道德功道德猖狂不息,坑害无处不在,近处一片狼藉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望不见圣洁的最远处,早在一百多年前鲁迅便揭露国民劣根性,用真理的手术刀解剖国民的灵魂,有人说,那有其时代局限,早非今日之景,劣根性仅仅是那个年代的产物,再谈未免有点理想主义与迂腐之气。可真的如此么?即便鲁迅所言劣根性已渐渐淡化,但我们心灵深处那里黑暗扭曲的藤蔓真的已经劈断了吗?不,我们只是不顾那华夏精神领土上的远方而只见眼前之景,忘了远方,失了现在。

  最远与最近本是两个极端的词,按照中国人的思维,我们应该在这之间寻得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。也就是说,我们得采远方之光,照近处之暗。像那被诸神审判的西西弗,在希腊古人的笔下便陷入一种永恒而无尽的轮回,而到了现代,在加缪的笔下,从存在主义的眼光出发,赋予西西弗推石新的意义,他让西西弗留在山脚,其实也在努力建构他虚妄却真实的幸福。是的前人便是远方,而存在主义便是那个年代需要的当下,这不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心中之块垒,而是拿着火把去取智慧之光,而照亮今日的迷途。

  传统意义上的远方似乎只在外界,实则心中的远方也透亮明丽。苏东坡被贬黄州,写下前后《赤壁赋》,前篇已成绝响,后篇更称得上是超然。原因在何?在于那掠余而过的仙鹤,其实那岂不是苏轼自己?那远方的自己,那超脱的自己。好像德富芦花也写过“一鸦掠空”的句子,但毕竟还是低层次的写景相比东坡,未免小家子气。我并无比较东坡与健次郎优劣之意,而在于强调他们对与远方的参悟深浅。

  我想禅宗一点地说,无论远还是近,都太极端,我们应在它们之间渡向彼岸。我们不该忘记远方,也不能忘记当下,最远的与最近的皆为立世之要。

  如此,世界明亮。

  如此,万象皆通。

  高三:戴琨

  第四篇:最远的与最近的(高三/1000字)

  乔伊斯说:“流亡,是我的美学。”人们习惯将其解读为其极度的抑郁驱使他流亡欧洲寻求震撼。而我则更愿意将其理解为:追求空间的无尽远点,以期获得自我内心的原点。

  二战爆发后,他最终自杀在流亡的路上,结束了他的生命,或者说是抵达他生命的原点。而无数的人们似乎追随着乔伊斯的脚步,在空间上寻找自己的距离,于是当人们第一次踏上珠峰,面对眼前一片荒芜与苍凉,竟可以发出“山高人为峰”的豪情壮志,纵然极度的缺氧与严寒已使他们站立显得如此艰难。第一次面对撒哈拉,第一次徜徉太空,第一次探游五洋,无不发出内心的呐喊与尖叫,仅使眼前是“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”的凄凉之状。

  我不禁好奇,空间上的远点何以激起人们内心的澎湃。无以言说的疲惫,难以言表的喜悦,像极了列夫托尔斯泰临死时的神情。我想那定是触摸并抚慰心灵时的澎湃,不仅是渴望远行,摆脱日常生活中的自我,更是渴望自我,通过空间的无际以获得对自身的启蒙与从容。

  最遥远的空间距离,也是其最贴近心灵的距离。但人们常常被自己身处的小空间中的事务所牵制,而无法在空间上获得对自我心灵的解放。

  《在德黑兰读洛丽塔》便是一本关于,在逼仄的空间内,如何通过启蒙自身,以获得环境的改变。当那一群孩子读到“洛丽塔,我的希望之光,我的欲望之火”时,她们仿佛化身为洛丽塔,沉浸于爱情的神秘与甜蜜中,无视教室外黑色外衣对她浸泡与约束。

  作家常常是囿于自己狭小封闭的空间,不仅是他们孤僻,避世的性格所迫,更是他们孤独的气质让他们必须接近自我内心,怀着悯人的情怀,担当的勇气,诚实记录社会,以正直对时代保持悲观距离,方展现出一个时代的群像与缩影。

  最接近心灵的距离,非但没有给他们带来枷锁,反而使他们将毕生的感悟倾泻在铁券丹书之上,承载欢乐,散发神秘,蕴含宿命。

  空间上的最远和最近均是作家文学创作的起点,而其作品也成了最远的和最近的影像,无论是时间上最远的开天辟地,天地鸿蒙,亦或是最近的波诡云谲,和睦欢乐,他们是见证者。还是内心最远的冷漠,隔阂,无情,最近的体贴,喜悦,文学作品就这样作为连接最远的和最近的纽带,而作家则是那细腻的编织者。

  当柏拉图、苏格拉底的著作传在我们手中,这便是最远的圣贤们思想与我们的交流,亦是我们心灵之田贫瘠的土壤与养力的交流。作者本身也通过作品作为那个自己熟知的“我”与陌生的“我”的一次交流,如莫言酒国中那个略显发福,肥头鼠目的莫言便与作品外的莫言完成了一次心灵的对话,作者莫言狠狠地揭露了作家莫言,也是完成了自我从最遥远的作家到最近的现实生活中莫言的转变。

  作品承载了最远与最近的交流,亦促进了最远与最近的转变。

  作家本身在空间上完成了从最远的到最近的蜕变与升华,亦以最近的到最远的,舒展出无限的空间。对时代和人类苦难完成了一次理解与解读。而文学作品亦通过其承载性,传递着文明,完成对自我的剖析。

  当主体从作家变成风个体,作品变成思想,这也是同样适用的。最远的距离俯视到最近的人性善恶,最近的心灵思索迸发出无穷的生命体验与理念,而思考则充当了其中的媒介与载体。

  我亦在写作过程中对于空间与时间的观念进行了新一次探索与理解,虽未从最远的朦胧到如数家珍的熟悉,但我已走在最远的到最近的路上。

  最远的与最近的,便是对人们一次挣扎的考验,人们时常纠结其中,显得不安与恐惧,以至于亦步亦趋,患得患失。其实,我们更多是在半路,寻找着自己的最近的与最远的。

  情之所至,笔亦随之,这是文学创作,亦是人生旅途。

  高三:夏芃

  第五篇:最远的与最近的(高三/1000字)

  天空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创造的一件极为瑰丽,珍异的宝物。只是人们习惯于将峻拔欣秀的山峦,幻生仙境的瀑布,亦或辽阔苍茫的原野看作自然的宠儿,以旅游的代价,抚慰自己在尘世中不断受创的心。而我喜欢的,是永远安静高悬的天空。

  我时常觉得天空是如此之近,仿佛唾手可得。它陪伴了我生命中无数个日夜,拥有像母亲那双温柔的双手一样,安抚人心的力量。

  最爱的天空是雨后的,经过黑暗的洗劫,它依然澄净,透亮。它把风雨吸纳了,包容了,用以锻造自己更为宝蓝明净的世界。上一秒暴雨如注,像人世的灾难,无情地碾压你,那是虽不致命却让人伤痕累累的打击啊,总教人濒临心灵的悬崖。可是天空,风雨过后,仍然是一颗纯粹通明的心,它坦诚地在你面前,无言地接纳。不仅自然的考验,它连人世的作恶也一笑带过。污浊的滚滚浓烟爬上天空的细密纹理,缓缓蔓延,侵蚀。可是天空拥有博大的胸怀,它接受被人忽视,甚至伤害的命运。它像耶稣,只带那颗纯净的心来,直到再也无法展现它月白容颜的那天。此间的千万个岁月,它就这样宁静地停留在每个人身边,等待我们温柔的一瞥。

  于是我知道,天空拥有恒久的生命精神,是一个精神路标。它如此之近,活在每个人心的缝隙,拥有最为干净的双眸,落下的,尽是安静祥和的目光。

  海子说:“天空一无所有,为何给我安慰。”我想,就是那样的空吧,可以于任何一时刻拥你在怀。读懂天空,该是这个纷繁嘈乱的世界每个人的必修课。它能给予我们诗意的畅游,整个身心都仿佛是在冰雪世界里蜷曲了太久后舒展开来,弥漫浸透着难以言喻的轻松与喜悦。

  天空是愿意与人亲近的,如同黄铜勾勒过的朴实无华的阳光,给人以微醉的暖意。但它又会变换脸色,用魔力的星空,打开你的心灵世界,将你置于浩瀚宇宙之中,发现自己,发现生命。

  “夜如其何?夜未央,庭燎之光。”我曾无数次站在这样的夜里,仰望星空,伶俜一人。夜是泼墨后的画纸,零星地点缀着些明星,仿佛质感柔软的天鹅绒,黑色,透露高雅的味道,总让我想起张爱玲高傲头颅,微微仰起,俯视众生。

  此时此刻的夜离我远了,散发不可亲近的讯息,并把我独自抛在孤独的夜里。这时候的人,离一切都远了,抛弃了尘世的负累,不必被角色绑架,人离自己最近。你知道“生命的真相”此类的探寻在向你靠近。时间总是习惯于将人推向平庸...它让鲜活的生命变成斑驳黯哑,苍白无力的老寺院的墙壁,更让我们无暇顾及,从灵魂深处流淌到远方的彼此独立,互异的心流。但夜空是它的宿敌,它要向你展示宇宙一隅,用几近让人失明的黑,包裹你。

  出世入世,人心是乱的,天空懂每一个人的无奈与感伤,它用远离你的方式,用为你竖立黑暗幕墙的方式,赐予你与自己对话的机会。

  而我常常,等待“流浪者”,就在这样的夜里。它其实就是金星,因为黎明黄昏行踪飘忽不定,于是希腊人赠其这样一个浪漫的,简单的,充满诗意的称号——“流浪者”。这不是古罗马角斗场的奴隶被驱逐式的流浪,我爱的流浪者,是那群在城市地铁站立用沙哑沧桑的声音歌唱的人,是那群谙知“没有梦想,何必北漂”的人。即使他们在城市里偏安一隅,被洪荒折磨得身心交瘁,但是他们存在着,就足以传递震撼人心的力量。流浪的线条伸向远方,他们被梦想牵引,而夜让我看见他们,并看见自己,忽然有光亮璀璨的烟光,倏地绽放,刹那间照亮长空,又速疾回归死一般的暗与寂静。

  在我的世界里,没有什么比天空离我最远而又最近了,无论是安详的或是鬼魅的,它都以自己安静的方式,给你诗意的熏陶,启迪你追问,追求,并在这个尘沸乱心的大千世界,保持自己纯净美好的心灵。了解它与你亲近而又疏远的姿态,无论何时何地,我不惧跌倒,也会执着向前。

  人生有太多要参悟的东西,我从这最远的又最近的天空开始。

  高三:刘玥

  第六篇:最远的与最近的(高三/1000字)

  "到不了的都叫远方,回不去的都是故乡。这忘了名字的歌每次都给我一种飘渺荒芜的感觉,却又因为是切身经历而将内心的撼动放大百倍。

  我从小小的村子里来,城市里的霓虹是近在咫尺的繁华,而故乡永远都在最远的地方,和柳笛炊烟一起,将我放逐天涯。乡愁是人类心中永远的结,浩如烟海的诗卷中,丝丝缕缕都是这种对故乡的思念。有的人沉浮宦海,便再也回不到从前的茅檐下;有的人征戍万里,就永远失了庭前腊酒桑麻。思乡的感觉像潜藏于体内的慢性疾病,阳光明媚时,欢颜笑语时他惧你三分;等破绽流露他便乘机将你推入空虚的黑暗里,我隔着重重烟雾看见记忆里奶奶的样子,伸出手去,发觉那里是我力不能及的最远的地方。

  我在小小的城市里寻找机会,我的梦想在我现在执笔写字的地方。但很多时候梦想毕竟是“梦”想,胜算很小,于是它像水一样向远方流去。我可以涉水前行不顾溯流湿衣,可往往敌不过前途凶险,大浪碎石喷雪,也将我一次次挡回。我只能忧伤地向远方凝望,嗟怨,在原地彷徨。

  人类从徒步行走,到牛马代步,再到如今发达的运输网,历经了何其伟大的超越;马里亚纳海沟到朱峰之巅,从南极到北极,无不臣服于我们足迹之下。许多人会说,最远的地方?哼,早就不存在了!可是如同那句歌所唱,一直都存在,令你畏惧、惦念、惶惑地存在,它是你未竟的梦想,是你无法改变的过往,是你不能选择的生命起点,是你留不住的人,忘不了的事,使你无力实现的一切(至少现在)。

  最远的地方,它似乎在冥冥中等待你,但有时只是个幻象,有时能给你力量。有人一生为此折磨,尼采完美而偏执的追寻,梵高对崇高艺术的狂热,这的确能给我们以启迪。但为什么每一双眼睛都那么急切地看前,看远呢?

  曾有大师带三名弟子夜间出行,一阵风来将灯笼吹熄,大师问弟子该怎么办,两位师兄踊跃上前探路,师傅笑而不语。小师弟沉然应道:看脚下!

  看脚下,看眼前,这种处世方法是佛家所讲求的沉稳,即“龙行虎步”或“华严狮子”,也是人生的“最近处”。人们往往过于热衷地追寻得不到的东西,纠缠于无谓的回忆,幻想些无边际的事。放在当今社会,人们喜欢超前,求速,从而放弃近在眼前的珍物。

  人向往远方,重视过去和未来,却忽视现在;人们思乡,文笔泛滥,却忘记欣赏这座城市的美;人为了日后的安逸生活而打拼,却丢失了离自己最近的感情和风景。时而凝滞,时而狂奔,终于构成当下中国首弊:浮躁。

  我们需要在最近的地方找到自我。王瑶先生叮嘱钱理群的话虽简朴,却很是中肯:人一天几小时,24个小时,那么这24个小时要一分钟一分钟地过,别老想着出名。要把握生命的每一刻,只要心无杂尘,并非难事。

  且随我把眼光落于足下,那是大自然赐你的“眼疗”商品,青葱的绿草再杂几点野花的嫩黄,甚是赏心悦目。

  再看看身旁的人们,四分之三都是友好和善的,有几个全心全意爱你护你,还有几个视你为知己。

  抬头看看天空,高大的数目替你拂去了燥热,却又那么善解人意地留下碧蓝的一隅。

  所以千万别松手,松手了这些美好的珍贵的也会化作过往,被时光洪流推向最远的地方。

  或许你会问,活在当下就好了,看最近的地方就好了,要什么远方呢?但远与近,本就是孪生的矛盾体,有近就有远,有些执念似无形的羁绊,生生勒住脚踝。那就将它化为慢慢的正能量,将梦想、故乡、过往全都装进心房,在你懈怠时让停止的心重新跳跃,让生活在疗伤休养后得以继续。

  故乡、梦想是我心中最远的地方,我不曾停留,不曾绝望。因为奋斗在足下,心灵在远方。

  高三:吴越萌

  最后:关于《最远的与最近的作文1000字共六篇》的内容小编就推荐到这里,欢迎同学们持续关注作文大全(ivzw.com),感谢支持!

  延伸推荐: 1、最美的风景精选作文1000字,2、最美的遇见作文1000字,3、最美的瞬间作文1000字共六篇,4、最美的时光作文1000字6篇,5、最熟悉的陌生人作文1000字6篇 ,供您查阅,希望能帮到您!

相关推荐

最新推荐